- 字节跳动集中火力,火山小视频更名“抖音火山版”
- 微信小程序走过第三年
- 喜茶推进日本开店计划,迟到入场能分到多少羹?
- 张小龙:公众号有两个失误,短内容是微信的发力方向
- CES上的汽车科技:高通布局无人驾驶,索尼推出概念车
- 银行App暗含商机,线上掘金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 新报告:二手奢侈品市场崛起,Z世代将成为消费主力
字节跳动集中火力,火山小视频更名“抖音火山版”
1月8日,火山小视频和抖音正式宣布品牌整合升级,火山小视频更名为“抖音火山版”,并启用全新图标,之后,火山和抖音的内容将逐步融合。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火山的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而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的日活跃用户已突破4亿。
火山上线于直播战事正酣的2016年。彼时,斗鱼、虎牙、花椒等直播平台轮番收割互联网流量,而今日头条App的视频消费总时长已超过了图文,用户开始向短视频内容转移。与此同时,集短视频与直播为一体的产品模式被市场验证,火山小视频在4月诞生,主打北方三四线城市。字节跳动对看好的赛道不会孤注一掷,同年9月,抖音上线,定位音乐、潮流短视频。
对比来看,火山小视频的模式类似于快手,后者是主观选择的双列页面,抖音则是单列的自动播放模式。火山和抖音在字节跳动内部起初各有领地,但接下来,抖音以黑马的姿态占领了短视频龙头地位,火山却还在外围打转。因此,36氪旗下“Tech星球”认为,火山被合并、被改名属于意料之中。
品牌升级后,抖音火山版将在双端提供100亿流量扶持创作者。 “双流量”是这次品牌升级的重点,在移动互联网红利到达瓶颈之时,各短视频平台都面临“流量难”的问题。此次抖音与火山合并,可以将抖音一二线的流量与火山三四线的流量融合。此外,直播是火山小视频目前盈利的主要业务,合并之后能增加抖音的盈利来源,还减少了内部人员的消耗。
喜茶推进日本开店计划,迟到入场能分到多少羹?
1月9日,界面新闻援引日本生活时尚媒体FashionSnap报道称,喜茶最近在日本最大的招聘网站Pasona上发布了招聘启事。招聘内容显示,今年3月喜茶计划在东京都内开出第一家日本门店,并在此后陆续开出5家店。2019年10月,已经有过喜茶进军日本的消息,此次流出具体的日本开店计划,并不意外。
日本是新式奶茶的重要的战场。中国奶茶历经几代变革更新后,如今新式茶饮品牌迭出、行业竞争激烈,而日本早年被咖啡、饮料自动贩卖机“统治”,近几年,更多日本年轻人成了新式奶茶的忠实拥趸。根据日本大阪海关发布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日本木薯珍珠的进口量达4471吨,是上一年同期的4.8倍,达到18年来最高。而CoCo都可、鹿角巷等已经趁着珍珠奶茶的热浪,率先在日本开店。
相较于友商扎堆涌入日本,喜茶另辟蹊径,将海外首站锁定在了新加坡,并在2018年11月开了第一家店。截至2019年12月21日,喜茶在新加坡一共开了4家店,虽然收获好评,但扩张缓慢。而新加坡本土奶茶品牌LiHO(哩喝),在2017年6月就已经拥有超过80家连锁店。如果喜茶打算将海外业务发展为自身竞争优势,难以施展拳脚的新加坡就不该是唯一的海外市场。
奶茶在日本走红时间晚,至今还没出现绝对头部品牌,竞争相对零散,喜茶虽入局有些晚,但仍有机会。喜茶的优势是线上线下营销和连锁化门店扩张,在确保奶茶产品本土化创新的前提下,喜茶要迎合对奶茶热情高涨的日本市场,似乎不难。
主编点评:需要注意的是,奶茶市场已经鲜有“无人之境”,去日本发展的喜茶,不仅要和当地企业竞争,也要继续和那些出海求增长的“自家人”竞争。
张小龙:公众号有两个失误,短内容是微信的发力方向
1月9日,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如期举办。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并没有向以往那样亲自到场发表演讲,而是发来了一段视频。他在视频里提到了自己对于信息互联网的一些思考,以及微信未来的发力方向。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互联的时代,尤其是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随时在线,并面临着海量的信息。针对这种情况,张小龙从7个维度展开了思考,分别是隐私的出让、信息获取的被动、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复杂、信息传播的快速、信息选择的困难、信息的多样性、搜索的困难。
在隐私方面,科技越发达,个人隐私就越少,这时候,掌握大量数据的平台应该想一下,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而在信息多样化的同时,人们也变得越来越被动,选择越来越困难,信息推送决定了用户会看什么信息,这时候,如何筛选信息就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同时,移动互联网app的割裂,让信息更难以打通,搜索变得更难了。因此,张小龙希望,搜索能进入每一个小程序的内部,这样海量小程序就能支撑各种长尾的搜索需求。
另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社会关系。如今人们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微信好友、微信群、朋友圈的互动里面。张小龙提到,微信的好友上线是5000人,现在有将近一百万人的微信好友已经接近5000。虽然微信好友不代表朋友,但微信还是扩大了5000人的上限。不过,这种界限的打破是好是坏,还需要反复思考。
此外,张小龙还谈了当年做微信的两个失误:一是公众平台很长时间都只有pc web版,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范围;二是公众平台以文章作为内容载体,导致无法呈现视频或其他短内容。他表示,未来短内容会是微信的发力方向,相关功能可能会在近期的版本中上线。
主编点评:从张小龙的分享来看,微信希望借助短内容,提供一个人人都能创作、表达的载体。不过,腾讯在短视频领域一直表现不佳,想要通过短内容对头条系的短视频造成冲击,目前来看难度不小。
CES上的汽车科技:高通布局无人驾驶,索尼推出概念车
1月7日-1月10日,CES 2020(国际消费电子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本届CES的参会厂商数量达到了5187家,创下历史新高。而随着近些年汽车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CES也成了汽车科技的展示舞台。
在颇受关注的无人驾驶方面,高通推出了全新自动驾驶平台Qualcomm Snapdragon Ride,以扩展公司广泛的汽车产品组合。高通表示,该平台可以提供颇具经济效益的完整系统级解决方案,目的是满足自动驾驶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复杂需求。以无人机著称的大疆也开始进军自动驾驶领域,大疆的独立子公司Livox(览沃科技)推出了两款用于L3/L4级别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产品,目前已实现量产。
汽车方面,法拉第未来FF91亮相CES。这款车按美国路况实测约有370英里续航,是市面上续航最长的电动车之一。法拉第未来FF的CEO毕富康表示,FF91距离量产还有8.5亿美元的融资缺口。FF91定位为豪华车,在美国售价约为20万美元。从2017年起,法拉第未来FF 91的预订超过6万单,但其中部分为无定金预订。
索尼也在CES上推出了一款新概念车Vision-S,这款概念车结合了索尼在成像、传感、AI、通信和云方面的多项技术。至于索尼是否会就此进军汽车领域,目前还不确定。不过,在传感器方面,索尼的技术能力有目共睹,而传感器是自动驾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或许Vision-S只是个载体,索尼意在成为智能汽车的硬件供应商。
共享出行方面,Uber与现代汽车共同开发了一款空中出租车。从目前发布的概念图来看,更像是一款电动飞机。两家公司联合表示,“现代汽车将负责生产和部署空中飞机,Uber则负责在空中提供支持服务”。
主编点评:CES与汽车科技结合得越来越紧密,说明了汽车智能化正在加速。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各个领域的技术支持,汽车工业也不再是简单的生产制造。而新技术的发布,让我们对未来汽车的形态有了更多的憧憬与想像。
银行App暗含商机,线上掘金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最近,银行们很喜欢发布新版手机App。光是在2019年第四季度,就有超过6家银行上线了新版手机银行。民商智慧《2019银行业电子银行场景营销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我国商业性银行有4066家,其中超过90%的机构拥有独立App。银行的线下网店流量渐渐衰竭,线上获客成为主流,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银行App将取代线下网点成为新时代的线上网点。然而,想要在线上掘金,银行还需要解决不少问题。
流量困境是银行APP面临的首要问题。上述报告显示,银行App打开率不足50%。与此同时,银行App的用户量正在呈现两极分化。根据应用宝的数据,作为头部银行,建行App的下载量达到了3.5亿次,而一些小银行的App下载量只有几千。此外,大部分银行App的流量来源主要是自有流量,新增客户的缺失也使得银行App面临缺少流量的尴尬。
更新速度慢、成本高是银行App面临的另一个难题。不同于互联网公司较快的版本更迭速度,银行App的功能更新需要和每个相应的部门对接,导致更新速度很慢。某银行系统员工透露,银行App更新一次通常需要3到5个月。同时,为了使线上系统和银行无缝衔接,银行App的更新有时需要更改银行原有系统,这在无形中提高了迭代成本。
事实上,不论头部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有潜在的线上新用户挖掘点,银行App暗含商机。微信公众号“一本财经”认为,一方面,头部银行App可以迈出金融业务这一低频场景,通过整合生活场景实现突围;另一方面,对于中小银行的线上App,应利用地域优势进行本地营销。
主编点评:业内人士认为,线下网点的式微,线上客户的成熟,都注定了银行会往线上迁移。银行App大战才刚刚开始,头部效应已出现,中部开始发力。解决好流量和软件更新问题,中小银行也许会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新报告:二手奢侈品市场崛起,Z世代将成为消费主力
近日,贝恩公司与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了《2019年全球奢侈品行业研究报告(秋季版)》。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整体销售额增长4%,达1.3万亿欧元。其中,个人奢侈品市场同样增长4%,达2810亿欧元。
2019年,全球奢侈品市场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亚洲,尤其是中国消费者。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持续性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90%,占全球个人奢侈品消费总额的35%。
渠道方面,线上渠道占比不断扩大,目前已占到整体奢侈品市场的12%。除线上以外,线下实体渠道的数字化改造也在加快进程。贝恩公司预计,全球奢侈品实体门店数量会在2020年达到最高点。
二手奢侈品市场的崛起成为奢侈品行业的一大亮点。2019年全球个人奢侈品二手市场实现增长,整体销售额达260亿欧元。在中国,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只二”“红布林”“奢交圈TiAMOO”等,均在2019年获得新融资。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布鲁诺认为,二手市场是奢侈品牌触达新受众、拓展客户群的潜在渠道。
报告指出,“千禧一代”(1980-1995年出生)已经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中坚力量。2019年,他们贡献了全球奢侈品总消费的35%,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提升至45%。然而,未来真正的奢侈品消费主力军却是“Z世代”(1995-2009年出生)。2035年,Z世代或将占据奢侈品消费的40%。
主编点评:Z时代消费者个性多元,创新意识强,奢侈品牌必须调整策略,跟上Z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尽管当前各大品牌都在对产品加速创新,但新消费模式的出现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等,都对品牌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内容经授权或投稿发布,不代表【时代新消费】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