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播报 (12月27日)

  • 新消费创业最好的时代来了,不过想做大得兼顾这三点
  • 华为发布办公协作软件WeLink,企业服务市场竞争加剧
  • 互联网健身行业遇瓶颈,变现困难还要提防B站、抖音
  • 美团、饿了么聚焦B端,外卖平台要啃餐饮数字化硬骨头
  • 新报告:互联网巨头加码网络互助,行业发展逐步规范化

外刊头条精选

  • AirPods大卖催化“耳朵经济”(《经济学人》)
  • “鲁莽”的孙正义,“脆弱”的愿景基金(《彭博商业周刊》)
  • 迪士尼CEO的丰收年(《时代》周刊 )

新消费创业最好的时代来了,不过想做大得兼顾这三点

2019 年,创投行业遇冷,大消费领域却依旧风起云涌。36氪近日从新品牌、新渠道和新人群三个维度复盘了2019年的消费行业,我们为你整理了文章的核心观点。

2019年,消费行业迎来大爆发。品牌端,“完美日记”估值超过10亿美元,其他品牌如“元気森林”等也在迅猛增长。渠道端,“直播”这一形态从单纯的内容消费进入到购物领域,引爆了电商类的购物需求。人群端,国潮复兴、潮玩崛起、小众平台长出了独角兽(如球鞋交易平台“毒”App)。

36氪认为,国内消费行业正处于一个能在最短时间内、诞生最大规模品牌的新周期。新周期下崛起的品牌,有两个共性特征:一是都抓住了新渠道的流量红利,品牌营销十分成功;二是基于细分人群的消费需求,产品做了差异化设计和快速迭代。

新品牌借力的新渠道包括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B站等,营销形式则从图文转到了短视频和直播。此外,“差异化”成为国产新品牌活下来的必经之路。以彩妆类新品牌为例,它们的价格集中在中低端水平,面向90后、95后等更年轻的消费者。食品饮料领域也一样,今年大火的元気森林等品牌,依靠更健康的气泡类饮品,受到年轻消费者的追捧。

消费行业对创业者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品牌营销能力、对用户需求的理解、 供应链能力三项缺一不可。当这三点汇聚之后,出现一个超级品牌的窗口期也正在敞开。

主编点评: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最全的生产供应链,并且围绕消费的市场需求和商业基础设施都处于升级阶段,新品牌创业的未来可期。

华为发布办公协作软件WeLink,企业服务市场竞争加剧

12月26日,华为云正式向外推出了协同办公平台WeLink。WeLink本来是华为内部使用的沟通协作软件,在2017年上线,与钉钉类似。按照华为提供的数据,目前WeLink上的用户有19.5万,日活率99.8%,联接了52万个团队、700多项业务。

华为云副总裁薛浩表示,华为此次将WeLink对外产品化,瞄准的是企业对办公应用的三大需求。一是协同办公,这里的协同,不只是简单发消息,而是要把企业背后的所有数据信息打通;二是安全,企业信息和个人信息不能交织在一起;三是开放,企业过去的应用和硬件也可以接入,并且平台要向行业合作伙伴开放。

其中,开放是华为关注的重点。薛浩接受财新网采访时表示,企业的员工、数据应该属于企业自身,华为不仅愿意接受企业的定制需求,“企业还可以把华为WeLink的服务和能力,集成到企业已有的app中”。

在消费互联网红利结束之后,巨头纷纷转战产业互联网扩展用户。目前在这一市场中,抢占先机的是腾讯和阿里。就在几天前,腾讯上线了3.0版本的企业微信,开放了客户朋友圈等功能,同时企业微信宣布,平台服务的企业数量达到了250万家,月活跃用户6000万。而背靠阿里的钉钉则服务超过1000万的企业,在上面工作的人超过2亿。

主编点评:作为后来者,华为在企业市场的积累或许是一个有利条件,毕竟全球500强企业中,大约一半的企业都在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华为可以借助相同的销售渠道打开市场。至于WeLink的机会有多大,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互联网健身行业遇瓶颈,变现困难还要提防B站、抖音

互联网健身行业从诞生到现在时间并不长,在快速增长过后,正面临着商业变现的难题。目前,互联网健身赛道的主要玩家包括以悦跑圈为代表的线上类,以超级猩猩为代表的线下类,以及基于线上App、拓展线下业务的Keep等。其中,线上产品主要提供线上健身课程教学等功能,线下产品则聚焦健身房场景。

广告、会员、电商和内容付费,是当前互联网健身赛道的主要变现途径。而Keep则在传统的广告收入之外,探索了更多商业化模式,包括开拓智能产品业务线、推出轻食业务、设立线下健身房等。

但是,多点出击却让Keep面临巨大压力,业务量明显超过团队现有能力,导致部分业务经营不善。Keep的遭遇体现的是该赛道存在的共性问题,即没有更丰富且稳定的变现方式。同时,资本也进入了对企业的观望期,该领域头部玩家的上一轮融资均停留在2018年。而B站、抖音等大流量平台,也在对相关内容生产者以及用户进行分流。

尽管正处于瓶颈期,但互联网健身行业的未来还是乐观的。微信公众号“深响”的一篇文章认为,健身赛道有天然线上线下结合的优势,专业度较高,社群氛围强,存在一定门槛,因此,大流量平台很难轻易抢占市场。这是互联网健身玩家为自己挖好的护城河,也为自己赢得了窗口期。此外,经过近几年的探索,能撑到现在的玩家都已经在用户、内容、产品方面有一定的积累,短时间内有较高的细分价值。能成功跨过瓶颈期的玩家,未来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主编点评:像Keep一样对新业务频繁试错也不是没有好处。尽管会面临人力、财力以及舆论的巨大压力,但对新业务的尝试会为拓展新的变现方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前提是在试错后,能够快速调整策略。

美团、饿了么聚焦B端,外卖平台要啃餐饮数字化硬骨头

近两个月,饿了么口碑和美团都提出了“向本地生活商家供给侧数字化输出”的目标,从过去的出货增量模式,深入到餐饮门店经营能力升级的模式。长期以来,外卖平台对商家端的介入不深,导致商家忠诚度不高,平台抽佣模式与商家之间的矛盾加剧。而对比零售行业,餐饮业的数字化脚步缓慢,这是外卖平台和商家“和解”的机会。

餐饮难以互联网化有两个原因。一方面,行业准入门槛低,不少人抱着“赚一笔就走”的态度入局;另一方面,只要花心思经营,餐饮新品牌单店其实不难盈利,导致行业数字化动力不足。因此,外卖平台对餐饮商家的互联网化,仅局限在提供流量、线上买单、配送服务等层面。

饿了么和美团都面临着用户增长放缓的问题,商家、用户是外卖平台的两端,平台不能再单纯依赖用户增长,只好将商家作为新增长的关键。微信公众号“零售老板参考”认为,这预示着外卖平台的下一个赛道正式开启。

两大平台在推进数字化的过程中各有侧重。美团上市后积极向B端服务转型,做的是减法——提供从选址、运营活动设计、自动化生产设备、智能取餐、场景营销等一站式服务,商家只需要专注做好门店服务;饿了么则是基于阿里生态对商家进行数字化改造,做的是加法——要将服务延伸到前厅预点单、后厨买菜、小额贷款等场景。

主编点评:外卖下半场竞争聚焦B端,美团有上半场积累的优势,饿了么有阿里生态后盾,双方各有所长。“零售老板参考”作者何寒秀认为,对于接下来的B端之战,饿了么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创新精神,而美团则要有推进创新to B业务的决心。

新报告:互联网巨头加码网络互助,行业发展逐步规范化

近年来,中国网络互助行业正在兴起。与传统保险不同,网络互助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信用契约,属于互联网金融服务。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互助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指出,在网络互助参与者中,近六成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下,47.8%的受访参与者来自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网络互助产品对于低收入和下沉城市人群的高覆盖率,凸显其普惠价值。同时,数据显示,95.2%的网络互助参与者月均支付金额低于10元,参与成本较低。而参与门槛较低也成为了网络互助产品最主要的优势。其次,可以自由退出、使用规则简单明了等特点也使网络互助产品可以有效吸引目标客户人群。

中国网络互助行业正进入加速发展期,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比如,今年,就有滴滴、苏宁、360、美团、百度等陆续加码该业务。这些平台通过模式创新为整个行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以相互宝为例,其以 “先保障后分摊”的模式,通过“实名制”“无资金池”“全程风控”和“公开透明”四大准则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此外,报告指出,预计2022年网络互助行业的用户规模将达到4.85亿人。随着网络互助覆盖人群的持续攀升,基础医保、商业保险和网络互助将构成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未来,网络互助平台需要探索更多元的商业模式,为其运营、保障审核、业务拓展作支撑。

主编点评:网络互助平台的普惠性和商业化都是必要的。在保障产品使用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商业化进程实属不易。一些互助平台过度商业化的经历表明,互助平台可以探索更多元的商业模式,但不能操之过急。

外刊头条精选

AirPods大卖催化“耳朵经济”(《经济学人》)

苹果AirPods堪称2019年度最热产品,华尔街对它的销量及收入预期非常乐观。伯恩斯坦公司近日预测,AirPods2019年的销售额将达到60亿美元,明年销售额翻一倍以上,达到150亿美元,占苹果全年预期总营收的3.5%左右。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人》熊彼特专栏也关注了AirPods大卖的现象,文章援引业内分析师的预测称,AirPods是苹果增长最快的产品,利润率超过50%。如果AirPods明年销售额达到150亿美元,将是资深耳机厂商Bose收入的四倍左右。

专栏文章认为,销量惊人的AirPods,正在帮助数字音频产业实现更好的普及,两者也可以被看作是共生增长的关系。苹果可以利用AirPods、Apple Music、播客和Siri等软硬件工具,基于iPhone创建音频内容生态,从而拿到数字音频行业最大的广告份额。“耳朵经济”潜力巨大,Spotify联合创始人丹尼尔·埃克今年年初曾提到,整个数字音频行业的商业规模已达1000亿美元。

“鲁莽”的孙正义,“脆弱”的愿景基金(《彭博商业周刊》)

《彭博商业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特写人物是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三位曾与孙正义一起开投资会议的知情人士透露,孙正义在软银内部鼓励“激进”甚至“鲁莽”的增长文化,初创公司“要么做大,要么别做”。愿景基金成立3年来也一直是这样做的,确定了要投的创业公司后,便推动它们积极扩张,并从不断膨胀的估值中获利。如今,这个原则似乎失灵了。孙正义和他的愿景基金,今年因WeWork、Uber、OYO等一系列科技独角兽糟糕的表现而饱受质疑。

事实上,愿景基金的问题还不只是“豪赌”了一些糟糕的项目,据多名员工描述,基金内部存在高层内斗、讨好孙正义、投资不合规、干扰创业公司既定的发展路线,以及对高风险有异常高的宽容度等问题。关注软银的分析师认为,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WeWork的投资错误,加上隐患多多的内部运营结构,是否正让软银集团变得脆弱。愿景基金约400亿美元的资金由优先股组成,这些优先股承诺支付7%的担保利息,如果大的押注没有成功,软银将面临风险。

迪士尼CEO的丰收年(《时代》周刊 )

12月23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将迪士尼CEO鲍勃·艾格评选为2019年度商业人物。艾格从2005年起一直担任迪士尼CEO,今年是他的丰收年。过去12个月,艾格以710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福克斯的收购,开设了两个星球大战主题公园,推出了流媒体服务Disney+,完全控股了Hulu,还发行了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全年最赚钱的八部电影中有六部出自迪士尼,带动公司全球年度票房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100亿美元。年初至今,迪士尼的股价上涨34%。

不过,娱乐业不只是一门只谈金钱的生意,还关乎文化。迪士尼在依靠IP的特许经营权大获成功的同时,也招来不少质疑。导演马丁·斯科塞斯11月曾在《纽约时报》上刊文认为,迪士尼漫威系列电影缺乏“启示、神秘感和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冒险”,是可以被快速消费的视听娱乐产品,而非电影。

本内容经授权或投稿发布,不代表【时代新消费】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